第一名也疯狂读后感(推荐10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叫我第一名》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名也疯狂读后感 篇1
《叫我第一名》是一部深深打动我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名叫布莱德·科恩的人,他患有妥瑞氏症,这使得他无法控制地发出怪声和抽搐。然而,这部电影并不只是关于一个疾病的故事,而是关于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坚持自我,如何追逐梦想的故事。
影片中,布莱德在学校和社会中遭受了诸多误解和嘲笑,但他从未放弃。他的坚持和勇气让我深感敬佩。他不畏艰难,不避困难,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努力,最终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为一名教师。他的故事让我看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永不放弃的.决心。
此外,影片也展现了家庭和亲情的力量。布莱德的母亲始终是他最坚强的后盾,她的理解和支持让布莱德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这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家人,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叫我第一名》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它让我看到了生活的艰辛,也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它告诉我们,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只要有决心和勇气,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一名也疯狂读后感 篇2
在前两个月的某个假日里,爸妈带着我到电影院看《叫我第一名》的影片,虽然过了有点久的时间,但影片的内容,仍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这部电影是在介绍一位真实人物叫BradCohen的美国男子,在六岁时便得了妥瑞氏症,他无法控制自己发出怪声,而且别人越排斥他时,症状就会越严重。因为这样的疾病,在就读小学时也换了好几所学校,最后是被一位有着爱心、包容心的校长让Brad Cohen继续就读,接受教育。
长大后,他想当一位老师,但是很多学校都不愿意录取他,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所患的妥瑞氏症会发出怪声。虽然被泼了一桶又一桶的冷水,但他想当老师的.意愿还是没被浇熄。终于直到有一天被录取了,校长也是一位有着爱心、包容心的人,最后他凭藉着独特的教学方式荣获年度教师杰出奖,而这就是皇天不负苦心人吧!
“叫我第一名”这部影片不仅让我从中得到了许多启发,现在的社会中也有着很多类似BradCohen的社会人士,即使他们不愿意,但是还是他们罹患了一些疾病,我们应该包容他们,希望这个社会能多关怀他们。此外,也更让我可以验证了一句话-当上帝帮你关起这扇门时,上帝也会帮你打开另一扇门。”就如BradCohen一样,他虽然罹患了妥瑞氏症,但他的教书方式就跟别人不一样-很活泼多元,不会只用黑板,而是实际操作,开启教学的新世界。
第一名也疯狂读后感 篇3
虽然观看《叫我第一名》这部电影的时间有些漫长,但却让我受益颇多。老师并未说过,但却让我本人体会了出来。其实关于励志的电影,有的也不仅仅是教导人的做法,还会让人深受感动。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一个名叫科恩的男青年,从小就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妥瑞症。他的母亲曾多次为他在医治方面奔波,而这种病却是无药可治,虽不会传染却很痛苦,经常有手脚抽动,脖颈抽搐,口吐怪声等特殊症状,会影响他人干事;成年后他想当老师,将全国上下所有的学校都问了一遍,都因他的病拒绝了他。但他仍十分乐观,不服输的精神使他坚持到底,最后一所小学录取了他。他接受了这个职位,并给予孩子们很多,也从孩子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与众不同的东西。科恩说他自己没有教学经验,却赢得了二年级学生的喜爱;上课时,有时会因为他古怪的叫声产生一些笑话,但他还是面带微笑地给孩子们的课堂带来欢乐,学生都喜欢上他的课。当他执行教学工作的同时,他还参考了硕士学位,虽然最后没来得及做完,但他已经尽力了。他对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风格,其实这些平日里调皮的孩子,比安静的孩子多几分智慧,更懂得那些深不可测的人生。
世界上的人基本都属于健全的,而总会有少数人群得有各种疾病,有天生,也有遗传;而科恩却没有被它打败过,他在时时刻刻地克制着自己,尽量不干扰其他人的工作。当他压力大时,他就特别会发出怪叫,所以,当校长问他为什么有如此叫声时,他坦然得回答,获得了全校师生的敬重与祝福。那一刻,我们都深深的被感动了。
当时,我似乎感受到了所有人都将爱献了出来,使他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再创辉煌。自从他当了老师后,他总是以最佳状态去教育学生,让他们尽情地释放自己心中的疑问,大胆的`质疑。在年度被评为“最佳教师”,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获奖仪式上,他用简短的语言谱写了在初中就悟出的人生格言,并让所有老师都要多学习孩子的思想,就是因为这些他度过了种种难关,过上了与普通人一样的生活,我也要像他一样,乐观。坚强。保持,哪怕有什么疾病,也要好好地活着,为自己完美的生活而努力的活着。
第一名也疯狂读后感 篇4
有一次,同学给我介绍一部电影“叫我第一名”,她说,自己看完后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抱怨一切了。真有这么神奇吗?我慕名而看,那确实是值得极力推荐的一部励志电影啊!看完这部电影,我感触尤深。
人的一生总是道路坎坷的。有的人生来幸运非常,成长道路坎坷,但有的人生来不幸,道路更是坎坷。就像电影里的男主角,生来就得了妥瑞症,因为大脑抽触发出怪声,影响了周围的人,更是引来了异样的眼光,旁人的嘲笑。在学校里没有朋友,遭人欺负,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鹤立鸡群的人都会遭到常人的'排挤。但主人公那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自己理想坚持的行为深深地打动了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嘲笑他的人心服口服。
在这样的人生悲观中,他没有说过一次放弃,坦然面对别人一次次的拒绝。他接受着母亲不断的鼓励,更是向父亲证实他的实力,让他父亲知道自己残疾并不会阻碍他追求理想。他坚持着自己的信念,终于找到了认可他的学校,找到了认可他的女朋友,找到了认可他的学生。世上没有绝对认可你的人,但还是有不少人支持你,爱着你,承认你……找到工作的他并没有放松,而是不断地努力工作。不让妥瑞症成为阻碍,最终得到大家的认可,获得“最佳教师”的光荣称号。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因为他付出,而且付出的比别人多。
身体障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上的障碍,只有心灵不放弃,坚持对理想的执着,不管天资如何愚钝的人都会成功。所以第一名永远是属于最努力,最能坚持理想的人。
第一名也疯狂读后感 篇5
《叫我第一名》这部影片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场景很多,比如科恩小时候因为不知道原因的失控行为被爸爸误解,被同学老师误解,在大家的嘲笑和不理解中的委屈。为了不知道原因的病情,他自己也想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他很努力的尝试但是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科恩有个好妈妈,还遇到了有一位好校长,是这两个人对他的一身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妈妈一直坚持在寻找病因并鼓励她,所以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校长:当科恩因不时发出怪叫声,科恩以为会被校长大骂一顿,但是校长却问他:“你认为来学校做什么的?”“是来教育学生的?对吗?我们要用知识来打败无知。”然后让科恩去参加学校的乐团汇演,在会上科恩理所当然的发生怪叫。汇演结束后校长请科恩上台来问了科恩几个问题,让大家知道科恩并不是上课喜欢怪叫,而是他得了一种病,这种病是无法自我控制的发出怪叫,当科恩放松时,这种怪叫就会少一些。请大家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这一次的上台使科恩得到同学们和老师们的认可。科恩也从此找到了自信。
科恩的毕生梦想是想当一名老师,但是他的症状却让他屡试屡败,他面试了很多家学校都因为他这个症状而拒绝了他。失败过太多次的他也很困惑自信心收到了严重的打击。他的妈妈一直支持他,对他说你能行!科恩很快重拾了信心,他要克服自身的症状,不向病魔屈服。最终在第25次面试的`学校决定聘用他,他也向其他人证明了他能行。并获得了年度最佳优秀教师奖。在追求事业的同事,科恩也收获了爱情,他也害怕也迷茫,怕另一半接受不了这样的他,害怕自己受伤也害怕伤害了别人,但最终还是得到了爱情。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能让事情往好的方面发展。
他是一名好老师,用心去贯注在孩子身上。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被任何事物打倒。这是他的信仰,也是我们值得去学习的一件宝贵的信念。
第一名也疯狂读后感 篇6
这本书从六大模块六十六个章节集中展现了北京十一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如何去实现学生为本的价值,怎样去落实学生的中心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李希贵校长作为一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我由衷地佩服李校长的智慧与努力。做校长,李老师的观点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并提出教育理想是“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学生第一》这本书中体现了“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在我看来,《学生第一》这本书不仅仅是李校长教育思想和教学技术的总结,更是学生个人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典范。
只有认真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好的想法,也只有认真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更多更好地想法。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真实问题的解决中来,是我们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十一学校学生的参与度之高令人惊叹!
“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应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应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也是让李希贵至今感到震撼的话。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以着眼未来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方式和课堂民主化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他在十一学校推行的素质教育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相信十一学校的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都体会到了这种“幸福”。
《学生第一》这本书的内容都是源自学生的活动,学生的切身体验,学校管理中得点滴小事,也许正是这些学生参与的亲身体验,才使得内容更显得亲切、有血有肉,给人毫无造作之感。比如书中的“校园吉尼斯”给学生展示特长的平台;“带学生参加重要的活动”让学生跟着他尊重的师长,参加重大的活动,接触各界精英人士。
我相信,对孩子的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地影响。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有多么巨大的影响力,这样才能培养自主、自信、阳光、勇于担当、有智慧、有宽容心、热爱友好、乐于助人、有仁爱情怀的了不起的孩子们。
《学生第一》这本书给我的感动和触动很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幸福感令人向往。我认为人在年轻的时候,多看书,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多体验,多参与,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将会非常有帮助。从根本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校园里的‘学生第一’。
第一名也疯狂读后感 篇7
这是一个普通的梦想——成为一名小学教师。 然而对于这个先天患有妥瑞症的男孩,这可以说是mission impossible。 妥瑞症是种罕见并且至今无任何医治手段的精神控制失调疾病。 片中的主角就是妥瑞症里的声音痉挛患者,从6岁开始,无法抑制地反复发出巨大的“Bi Bo”响声,从此被周围的人群另眼相待。在餐厅里,课堂里,在音乐会上,在不得不安静的任何场所,他都被厌恶和不解的眼神包围着。
他同周围的人们一样厌恶着自己和自己的疾病。不愿出现在任何需要安静的场所。直到有一天,他小学的校长,请他出席学校音乐会,并在被他无奈地破坏整场音乐会的气氛后,将他请上台,让他拥有了一次向所有人解释自己身体状况的.机会。他胆战心惊地说到“如果你们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地看待我,我的症状反而会缓和一些。”于是同学们掌声四起,理解万岁,男孩充满幸福地走下台。我想,正是这次掌声给了他一生追求教师梦的勇气。从此励志成为一名教师。充满了热忱与关爱。
每次看见单纯如他,习惯了取笑与辱骂,并总是包容地一笑而过。心中就隐隐作痛。甚至和弟弟去打高尔夫球,却被工作人员赶出,都只是理解地笑笑作罢,还阻止要为他打抱不平的弟弟。又有谁能明白,布莱恩是以什么心态包容着现实的种种不公。
一次又一次地去各大小学面试,一次又一次地期待这回音,终于又落空。他的教师梦总是在世俗的既定概念里被冷酷地驳回。只能去从来都不看好他的父亲那里在工地当临时工讨活。
父亲,母亲,这两个人同是在爱着布莱恩,却用着截然不同的方式。父亲只是现实地劝他放弃做老师,不想看到他受伤害。而母亲却说,我相信你可以,你不能输给它。
对于质疑自己梦想的父亲,温和的布莱恩显得那么暴躁易怒,是的,那个梦想,让所有人看着都心疼的梦想,是他不容置疑的信仰。
终于,在一次机智幽默的面谈后,布莱恩获得了一个小学的任教机会。那份激动!让荧幕前的我都一起欢呼雀跃着!
第一名也疯狂读后感 篇8
大家知道妥瑞氏综合症吗?我也是在观看了电影《叫我第一名》之后才对这个病有了一点点的认识。电影中的主人公布拉德·科恩就是一位患有此病的励志青年。
妥瑞氏综合症虽然不会传染,但是这种病属于家族性的遗传病。患这种病的孩童会不由自主的有些动作,包括抽搐、眨眼睛、噘嘴巴、脸部扭曲、不受控制的发出怪声等等,也会有近一半的患者伴有注意力缺陷以及多动症,也因为此病,布拉德没少遭受旁人的嘲笑。不过,布拉德有一颗自信、坚强不屈的心,也有一位负责任的妈妈,让他走出自卑,不断重拾信心。这些因素也许就已经注定了,布拉德不会同其他患者那样对自己的人生认命。
布拉德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老师,对于普通人而言,这简直太普通了。可对于布拉德来说,却要比登天还难,因为自己患有此病,让拥有超高学历的布拉德在面试的路上屡屡受挫,在经过了24次被拒绝之后,在第25次面试时,终于得到一个一年期、二年级教师的职位。布拉德异常珍惜这次工作机会,非常坦承的告诉这些学生和家长自己的病症,以积极、认真、乐观的态度对待这份工作,获得了家长的信任。布拉德对于班上最调皮的学生,一直用心教导他,陪着他一起读书,让这个最调皮的学生最终成为热爱学习的孩子。布拉德的教学不但获得学生们的喜爱,也获得学校的认可,并夺得了年度的优秀教师,离他人生的梦想更进了一步。
当上帝给你关了这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布拉德的人生就生活在这样的一间屋子中,可他没有被局限住人生,他以乐观、开朗、自信、坚强的'态度,积极面对困难,最终找到自己的那扇窗。
而对于我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比布拉德优越的环境中。我们又为什么不像他一样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新的可能,甚至比他做得更好。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我们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再加上比其他人多那么一点的努力,就一定会成就自己,我们坚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们也必将跨越这些高山,做自己的第一名。
第一名也疯狂读后感 篇9
《学生第一》这本书共收录了66个鲜活的小故事,这些小短文所描述的智慧,体现了李校长的办学思想,是他和十一学校的同事们心血的结晶。实际上,这66个故事的后面都凝聚着十一学校领导、老师们鞠躬尽瘁、甘为人梯、匠心独运的精神。
为了体现学生第一,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李希贵校长作了好多探索,这一点在中国尤其可贵,值得其他的校长学习效仿。 作为老师,看了很受启发。校长看会更好。佩服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中国多一点这样的校长、这样的学校,那将是中国教育的希望。很多年,人们只重视学生的感受而忽视教师的感觉,这本书能把教师当成普通成员中的'一员,教师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当今这个社会上教师的地位不是很高,人们对教育不是很重视,感谢作者能为老师呼吁。
学生第二,是一本书的名字。李希贵先生说他写这本,是从教育管理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只有校长把教师放在了第一位,教师才会真正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因此,在校长心中教师第一,学生第二”。学生第一,则是基于教育学的价值取向。我的理解是,从教育学意义上说,学生永远是第一位。
校长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教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校呢?我认为,如果非要让学校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排出一个顺序的话,学生无疑应该是第一位的。很显然,学校存在的意义不就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优秀的人才吗?既然如此,学生就应该是学校这个场域中最重要的人群,是第一位的。
如何做到呢?北京十一学校的一系列做法值得学习,但不能照搬。学习的要点在于其始终把学生推到前台,把校园一切能够让孩子们自己做的事情,悉数交给他们。比如办广告公司、复印社,搞电影课程,发放开学护照,选课,参加学校重大项目招标事宜等。校长和教师退到后台,作后勤保障。
不能照搬,是因为十一学校的特殊地位、特殊积淀、特殊条件,并非所有中国学校都具备,更多的学校是望尘莫及的。有差距,不代表不能有所作为,关键在思想、在理念。就实践层面而言,从校长到教师到校园里所有成年人,都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为他们的未来着想,自然就能生成许多办法。
学生第一,意味着“育人为本”的真正落实。校长、教师的视线应该始终集中在学生身上,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需,一切从孩子发展的高度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学生第一,不代表包办代替,不代表我们能冠冕堂皇地以爱的名义,强加给孩子许多他们不喜欢、不乐意接受的东西。 学生第一,是李希贵先生循教育规律办学的大胆实践。但我要说,这不是创新,而是大大小小的教育纲领里早就阐释得一清二楚的事情,只不过我们的绝大多数学校没有照做罢了。然而,我们仍应为李希贵和十一学校喝彩,他们的非典型案例,至少让我们明白:写在文件里的东西,可以成真。
如何让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何让学生在学校里获得终身受益的本领,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校园的主人……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李希贵校长在北京十一学校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改革。细细品味此书,你就会深切感受到,种种创新举措真的有一种令人拍案叫绝的感觉,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第一名也疯狂读后感 篇10
今天,我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观看了一部电影一一《叫我第一名》,看完后陷入了沉思之中:残疾人难道不可以有志向吗?志向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影片讲了布莱特。科恩患上了先天性妥瑞症,从此,他不能正常听课与读书,因为他经常发出怪声音,做出怪动作,而他却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小时候经常招来异样的目光。课堂上,老师从不正眼瞧他,在图书馆或电影院里,别人总会将他赶出来。长大后,他找工作时也经常会遭学校嫌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当上了老师。在学生面前从不避讳妥瑞症,于是他成了最受欢迎的老师,考上了硕士学位,评为了最佳教师,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每个人生下来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瑕疵。布莱特。科恩的瑕疵便是妥瑞症侯群,以致招来很多异样的目光投向他,这些目光使当事人很自卑。其实这种异样的目光是具有杀伤力的,在片中科恩说了一句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话:“我只是想让你们用正常的眼光看我。”是啊,我们为什么不能用正常的眼光看身有残疾的人呢?但这并没有阻挡布莱特的远大志向一一做一名好教师,并且一直为这个志向而努力。
志向,仿佛一束光,照亮了布莱特的内心世界,激励着他不断前进;志向,仿佛一杯水,洗涤了他的心灵,让他变得乐观向上;志向,仿佛一粒粮食,哺育了他的生命,让他健康成长;志向,仿佛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成功之门……是布莱特的志向激励着他勇往直前,从而战胜了疾病所带来的困扰。虽然没有办法不让自己发出怪声,但他志向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
布莱特之所以能够走上成功之路,与他的远大志向不密不可分。志向的力量促使他忘记了自己的疾病,一心只顾努力学习,乐观向上的生活,不向命运卑躬屈膝,不向命运低头认输,逆流而上,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有志者,事竟成。”是对这部影片的最好诠释,这短短的六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布莱特做到了,这怎能不令我们为之惊叹呢?